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我校举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1-07-01    作者:本科生教育教学综合服务中心 访问量:

6月30日上午,为进一步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学校组织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会议在北辰校区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李强,本科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各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以及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马岱主持。

首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韩剑锋介绍了我校思政课改革的总体情况,并就关于贯彻《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汇报。韩剑锋说明了本次会议的背景,指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是深入贯彻《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的落实政策,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思政课改革的高度重视。而后,他就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思政课改革的整体思路和具体实施办法。韩剑锋表示,要在课程建设中把握新时代、推进一体化、突出创新性、增强针对性,继续开好必修课程、加快完善选择性必修课程,落实“四史”进课堂的实施方案。


然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彬老师就我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情况作了简要汇报,分别从“四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情况、“新中国史”课程准备情况、“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进的措施等四方面介绍了相关课程的建设及改革情况。张彬老师认为,在落实“四史”进课堂的进程中,教师需要找准“四史”与课程的契合点,深度挖掘在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情境,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随后,参会人员就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展开了热烈讨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踊跃发言,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找权威、避重复、树亮点”,分专题进行教学设计,构建体系化、特色化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在教学准备过程中,通过结合标志性案例,增加课程的学理性和逻辑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课程建设思路方面,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结合,坚定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备课形式方面,在课程时效性强、工作量大、备课难度高的现实下,不断修改完善教案及课件,进行教学反思及更新,保障思政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马岱指出,针对思政课教学的改革思路,我们既要注重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更应改进教育教学方法、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不断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从“教师要教”的课堂转向“学生要学”的课堂,增强学生的体验度和参与感,通过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在下一阶段取得更多更好的育人成果。其后,各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分别围绕各学院在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相关举措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结合各自课程教学实践过程,各学院分享了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思考和探索情况,并就在工程教育中如何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与责任担当融入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充分地探讨。


最后,我校党委书记李强进行了总结发言。李强强调,我国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贯穿在大学教育全过程的核心目标,而思政课则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主渠道,只有抓好思政课改革这个主线,我们才能真正将育人的核心落到实处。他指出,针对学校的思政教育,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关注。第一,重“交流”。要时刻牢记思想交流的重要性,面对面探讨是不可或缺、无法取代的交流方式,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致力打通不同院系、专业之间的交流渠道,让思政课教师和各专业教师在相互学习借鉴中不断提升水平,持续完善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进而保障教育效果。第二,建“系统”。要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全部课程之中,首先就要理顺不同思政课之间、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下,将德育内化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全过程当中,建设整体性、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对实现思政课教学改革尤为重要。第三,要“至简”。注重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做好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组织实施,使思政教育“入耳入心”,真正达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培养成效。

最后,李强指出,建好每一门思政课、讲好每一节思政课,是一个艰巨而必要的任务;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我们齐心聚力、不断探索,共同推进思政课程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输送一批又一批堪当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